2015年,韩国知名教授金兰都在电视上爆发惊人言论:“我原本对中国有盲目的优越感,但这次去中国,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。”这一句话在韩国炸开了锅,在社交媒体上疯传无数次。这到底是韩国精英醒悟,还是一种“倒向中国”的行为?中国近些年的进步为何总能刷新外国人的三观?用数据说话,中国GDP早已不知甩出多少圈。可为什么隔着半个亚洲,偏见和误会依然在发酵?对中国的刻板印象、优越感背后的源头又是什么?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金教授的“认知裂变”,看一场思想与现实的对撞。
在韩国,关于中国的话题从不是风平浪静。有人高喊邻里合作的好处,有人则直接开怼。但就像一场邻居间的相互较劲,说归说,真的是“井水不犯河水”吗?金兰都教授,作为首尔大学的学术明星,出发去中国时,还满脑子韩国优越、古老邻邦落后。节目上一句“对中国的盲目优越”,惹得韩国网民炸锅。有人力挺,说他有胆量承认事实;更多人反感,觉得这是“背叛自家”,甚至有人嘲讽他博热度、为中国“洗白”。社交网络、电视台、甚至街头巷尾,谁都在议论:韩国真的比中国强多少?韩国教授为什么会“看低”中国?一场认知风暴,刚刚开始。
要搞懂中韩之间的“优越感”是怎么生出来的,我们得往历史里刨一刨。早在唐朝,韩国祖先高句丽派了大批人来中国留学,把四书五经背回家,照搬照抄中国的礼仪、服饰、吃喝玩乐。宋朝时,高句丽还帮着宋朝对抗外敌,把“忠诚”写在脸上。明朝更夸张,连皇室礼服、建筑风格、饭桌上的菜式都复制一遍。这种“文化迷恋”,在几百年前挺常见,后来随着中国王朝衰落、外敌入侵,韩国反而更拼命要证明自己不是“藩属”,努力找自己的路。日本殖民后、独立运动爆发,韩国人急着摆脱“中国小弟”的旧印象,拼了命想追过中国。普通韩国街头老百姓其实也很矛盾,一方面尊重中国文化历史,另一方面老觉得“自己这些年混得不错,周围人更关心和西方比谁强大”。有人私底下羡慕中国发展快,有人表面不屑、心里也怕被“中华文化”压住气势。
争吵过后,韩国社会似乎恢复了表面的平静。主流观点又回笼:我们韩国科技发达、经济繁荣、韩流文化席卷亚洲,尤其中国年轻人也在追韩流,证明文化更有号召力。媒体和政客灌输“我们是小国中的大国”,属于既自信又焦虑的状态。一些保守声音跳出来反击金教授:他不过是趁机捧中国、自损国格。温和派认为,中韩关系轮流有高潮和摩擦,各说各话,没什么稀奇。可明面下,不满和焦虑并没有消失。一些韩国青年吐槽:怎么中国学生、资本来韩国越来越多?是不是我们竞争不过对方了?商人担心中国产品又便宜又升级,科技圈则发现中国研发资金更充足、硬件迭代速度惊人。韩国自信确实有,但暗地里防备感也不少,想彻底放下心结很难。
转折点来了。金教授踏上中国土地时,惊掉下巴。上海、深圳的摩天楼让他直呼“遥遥领先”,超大规模城市一条条地铁、整洁的街道,亚洲最大最现代的高铁,高铁站不仅干净,连安检、检票都科技感拉满。“以为中国人还住矮房子?以为到处是旧时代的落寞?想多了!”更让他意外的是,中国老百姓不仅对韩国没有敌意,反而热情耐心,聊中国历史、聊创新,交流起科技发展和生活变化,毫无优越感,对“外宾”一视同仁。相比韩国传统的“外来者有距离感”,中国城市的包容和胸怀让他心服口服。他终于明白,韩国那么多年“自信”背后,太多只是没见过外面的世界。“中国已经不是刻板印象里的中国了,我们的优越感只是夜郎自大!”他说。
好景不长,金兰都的“觉醒”在韩国却遭遇冷嘲热讽。网上一大波反对声浪:难道看到中国高楼大厦就代表国力?中国的繁荣是不是昙花一现?韩国科技、教育、文化的确有傲人之处,中餐馆再多,也抢不过泡菜的地盘。有人反问:“没有美国援助,中国能有今天?”还有人担心,“中国崛起会不会来抢我们的饭碗?”而长远看,中韩之间在技术、贸易、历史认知、文化申遗等各种问题上的争端越来越激烈。中方希望更多合作沟通,韩方则分裂成“拥抱中国”和“自我强化”两大阵营。表面上中韩之间互访、交流、贸易频繁,但暗流之下,分歧还在扩大。中国速度带来的震撼,短期内不一定改变韩国社会的主流认知。韩国的舆论中,对自己“由外部援助换来的成就”不愿承认、对中国的崛起又有点羡慕又很防备。中韩关系,就像过山车——表面有来有往,实际上危机暗涌。
咱们换个思路再说说金兰都教授这番“脱口秀”吧。他这么实诚地承认中国强大,不也是“哗众取宠”吗?在民族自豪感上踩刹车,不怕网友们喷?再说了,中国高铁跑得快,楼盖得高,难道就是社会最进步吗?韩国文化、科技、教育也有千万粉丝,中国人满大街看韩剧做炸鸡,也不是“落后”的表现吧。反正这事怎么看都别扭,说中国人没优越感,谁信?一边说自己包容开放,一边文化申遗互掐还不是照常互怼?金教授这套“不偏不倚”的反思,听起来客观,实际上也是“立人设、赚眼球”,就算有一部分韩国网友敢面对现实,更多人的心思其实还是——我们可不能被邻居看扁了。要不咱们建议金教授下次改去美国、欧洲再“开眼界”,再回来评点中韩“谁高谁低”,免得韩国网友觉得“自家人不挺自家人”!
中韩这场“优越感大战”,到底是谁比较“玻璃心”?有人说中国发展快是事实,韩国应该承认现实;也有人觉得韩国模式更值得骄傲,没必要学中国那一套。你觉得,韩国网友是怕承认变化,还是中国人自己也有点“自嗨”?两国网友相互较劲,到底是真关心,还是没事找事?谁的优越感更“持久”?你怎么看?留下评论,咱们一起掰扯掰扯!